一國鄰接國界線的,包括緊接國界的寬度不固定的地區和狹長地帶的一定區域。邊界是分隔兩國領土的一條線,也是一國邊境的外部界限。各國都通過國內法或同鄰國締約的方式規定...
過境通行是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提出的術語。指外國船舶和飛機自由地(不僅是“無害地”)通過用于國際航行的海峽(即使該海峽是完全處在沿岸國的領海范圍以內)...
聯合國貨物多式聯運公約指聯合國貿發會主持起草,1980年5月24日在日內瓦通過的國際公約,迄今沒有達到生效條件。該公約由序言和8個部分共40條和1個關于海關事項...
歐洲聯盟指區域性國際組織。在歐洲共同體的基礎上發展而來。1991年12月9日—10日在馬斯特里赫特舉行的歐共體理事會就歐洲聯盟條約草案達成一致。1992年2月7...
條約(treaty)是指國際法主體之間以國際法為準則而為確立其相互權利和義務而締結的書面協議。即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之間,或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之間,或國家與國際組...
國家主權豁免,一般作為國際公法的一個內容出現,而在司法實踐中一般表現為國家的行為及其財產或免受他國管轄,該原則的設立主要是為了體現國家主權的獨立性,并以“明示放...
人道主義是起源于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思想體系,提倡關懷人、愛護人、尊重人,做到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的這樣一種世界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又把人道主義的內涵具體...
國際避稅(InternationalTaxAvoidance)國際避稅是指跨國納稅人利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際的稅法和國際稅收協定的差別、漏洞、特例和缺陷,規避或...
政治犯不引渡(politicaloffenseexception)是引渡上的一項基本原則,是各國公認的一項國際法原則,即一國對于在其境內的某一外國人因民族、種族...
平行開發制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規定的關于國際海底區域自然資源開發的一種制度。即,一方面由聯合國國際海底管理局企業部開發,它可以直接牽頭把有錢的企業或者個人組...
領土主權是指國家在其領土范圍內享有的最高的排他的權利,包含所有權和管轄權兩方面的內容。
侵略是指一個國家使用武力侵犯另一個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或依所宣示的與聯合國憲章不符的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武力。
內水是指一國領土疆界內除領海外的其他一切水域。包括領陸范圍內的河流、運河、湖泊和領海基線向陸一面的內海、內海灣和內海峽中的水域及界河、界湖上屬于該國的水域。法律...
識別是國際私法名詞。指判定涉外民商事案件的法律性質,確定聯系因素,找出案件應適用的法律(即準據法)。德國法學家卡恩于1891年和法國法學家巴丹于1897年先后提...
域內效力,即法律規范在其制定機關所管轄的領域內的效力。域內效力包括:1、法律的效力及于制定機關管轄的全部領域。2、法律的效力只及于制定機關管轄的部分領域。
信用證的一種。指受益人請求付款時必須同時提交信用證規定的各種單據的信用證。跟單信用證統—慣例規定。跟單信用證是指任何—項約定,不論如何命名或描述,由銀行(開證行...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NationsConventionontheLawoftheSea,簡稱:UNCLOS),在聯合國的歷史上,至今為止,一共舉行...
指被繼承國的國家財產轉屬繼承國。是國家繼承的重要方面。“國家財產”指在國家繼承日期按照被繼承國國內法規定屬于被繼承國的財產、權利和利益,包括不動產(如軍事設施、...
指WTO多邊貿易體制規范服務貿易的文件或條約。該總協定按服務貿易的不同形式概括為四種,即:(1)跨境提供;(2)國外消費;(3)商業到位;(4)人員流動。與貨物...
斡旋是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方法之—。由第三方為爭端當事國提供有利于他們接觸和談判的便利條件,提出自己的建議或轉達各方的意見。從而促使當事國開始談判或者重開業已停止...
微信公眾號
掃碼免費在線咨詢
免責聲明: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權利人發現存在誤傳其作品情形,請及時與本站聯系刪除處理。
問法智選 Powered by 2009-2025 ©?Xunruicms Inc. 蜀ICP備202202192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