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小说_国产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软件_91麻豆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_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完整视频

處分原則

處分原則是什么意思?

是指民事訴訟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處分即自由支配,對于權利可以行使,也可以放棄。

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處分的權利對象主要分兩大類:一是基于實體法律關系而產生的民事實體權利;而是基于民事訴訟法律關系所產生的訴訟權利。

對實體權利的處分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訴訟主體在起訴時可以自由地確定請求司法保護的范圍和選擇保護的方法。

第二,訴訟開始后,原告可以變更訴訟請求,即將訴訟請求部分或全部撤回,代之以另一訴訟請求;也可以擴大(追加)或縮小(部分放棄)原來的請求范圍。

第三,在訴訟中,原告可全部放棄其訴訟請求,被告可部分或全部承認原告的訴訟請求;當事人雙方可以達成或拒絕達成調解協議;在判決未執行完畢之前,雙方當事人隨時可就實體問題自行和解。

訴訟權利是當事人處分的另一重要對象,訴訟權利雖然屬于程序意義上的權利,但往往與實體權利有關,當事人對實體權利處分,一般是通過對訴訟權利的處分而實現的。對訴訟權利的處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訴訟發生后,當事人可依自己的意愿決定是否行使起訴權。目前,立法在起訴方面仍然采取當事人“不告不理”的做法。因此,當事人在其實體權利受到侵犯或就某一實體權利與他人發生爭議時,是否訴諸法院,由當事人自行決定。

(2)在訴訟過程中,原告可以申請撤回起訴,從而要求人民法院終結已經進行的訴訟,也就是放棄請求法院審判、保護的訴訟權利。

(3)在一審判決作出后,當事人可以對未生效的判決提起上訴或不提起上訴;對于已生效的判決或調解書認為確有錯誤時,當事人有權提出申請,請求再審,由法院決定;對生效判決或者其他具有執行力的法律文書享有權利的當事人,有權決定是否申請強制執行。
(4)在執行過程中,申請執行人可以撤回其申請,這種撤回申請的處分行為不影響其實體權利的繼續存在。

上一篇:辯護

下一篇:證人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