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小说_国产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软件_91麻豆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_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完整视频

出版歧視、侮辱少數民族作品罪

出版歧視、侮辱少數民族作品罪是什么意思?

概念

本罪是指故意在出版物中出版歧視、侮辱少數民族內容,情節惡劣,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

立案標準

根據刑法第250條的規定,在出版物中出版歧視、侮辱少數民族內容,情節惡劣,造成嚴重后果的,應當立案。

本罪是結果犯,行為人出版歧視、侮辱少數民族作品,不僅要具備“情節惡劣”的條件,而且必須是“造成嚴重后果”的,才構成本罪,予以立案偵查。一般來說,引起少數民族群眾的激憤,導致民族矛盾一定程度激化;引起部分地區社會秩序不穩;在國內、國際造成惡劣的政治影響;傳播范圍廣泛、時間長;造成人員傷亡、公私財產重大損失等情形,可以認定為是情節惡劣,造成嚴重后果。對于情節一般,或者未造成嚴重后果的,則不以犯罪論處,不予立案。

犯罪構成

犯罪主體

本罪主體為特殊主體,指對上述行為負有直接責任的人員,通常為出版物的主編、責任編輯或社長等,是負有主管或領導職務或直接從事刊載的人員。

犯罪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為我國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的關系及少數民族的自尊。憲法第4條明確規定,禁止對任何民族進行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團結是國家富強、安寧的重要保證。因此,國家歷來重視民族團結問題,要求各民族互相支持,互相尊重,要求一切國家工作人員都是要嚴格遵守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并對嚴重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行為,以犯罪論處,給予刑事處罰。作為輿論主要媒體的出版物更應泣該堅持、宣傳黨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更應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禁止刊載歧視、侮辱少數民族的內容。但近年來有個別出版單位在出版物中刊載帶有侮辱、歧視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內容,傷害了少數民族的感情,影響了民族團結。

犯罪主觀方面

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過失刊載上述內容,即便造成嚴重后果的,也不宜以本罪論處。

犯罪客觀方面

本罪客觀方面表現在出版物中刊載歧視、侮辱少數民族的內容,情節惡劣,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

一、必須有刊載歧視、侮辱少數民族的內容的行為。所謂出版,是指一切被印出來供人們視聽、閱覽的物品,如書籍、書刊抄本、錄像帶、錄音帶、圖片、掛等等。所謂刊載,應作廣義的理解,其含義應等同于出版,也即指出版物的出版、印刷或者復制、發行。至于刊載的表現形式,則既可以是文字、漫畫,也可真:是錄像帶、錄音帶、光盤中的言語等等。該印刷品或電子出版物等是否為公開發或是內部發行,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二、刊載的必須是歧視、侮辱少數民族的內容,歧視,是指基于民族的來源、歷史、風俗習慣等的不同,而在出版物中對其他民族予以貶低、蔑視。所謂侮辱,是指基于民族的來源、歷史、風俗習慣等的不同,而對他民族予以丑化、嘲諷、辱罵。所謂歧視、侮辱少數民族的內容,是指在出版物中具有不平等地對待少數民族l或者損害少數民族名譽,使少數民族蒙受恥辱的內容。如丑化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攻擊少數民族的婚姻習俗、刊登少數民族裸露過多的圖片、照片,并加以丑化、歪曲等等。

三、歧視、侮辱少數民族的內容,不是指某一個人的習慣或嗜好,而主要是指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具體而言即是指55個少數民族在生產、居住、飲食、服飾、婚姻、喪葬、節慶、禮儀等一切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里的喜好、崇尚和禁忌,如果行為人在出版物中刊載的內容只涉及到某一個人,即使對其造成侮辱,也不能按本罪論處,必要時,可以按侮辱罪對行罪為人定罪量刑。

四、只有刊載歧視侮辱少數民族,內容情節惡劣,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才構成1犯罪。情節惡劣,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一影一般認為指行為人動機卑鄙,刊載的內容歪了歷史或者純粹是謠言,刊載的內容污穢惡毒,或者是多次刊載歧視、侮辱少數民族內容等等情形。這里所謂造成嚴重后果,主要是指造成惡劣的政治影響、在少數民族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引發騷亂、致使民族矛盾激化、引起民族沖突的,等等。

定罪標準

罪與非罪

區分罪與非罪的關鍵是看情節是否惡劣,并造成嚴重后果。

此罪與彼罪

一、本罪與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罪的界限。兩種犯罪都是侵犯少數民族公的民主權利的犯罪,主觀方面也都是故意,客觀方面有競合的情形。主要區別于:(1)犯罪主體不同。前罪的主體是對出版物負有直接責任的人員,包括出版物的主編、責任編輯、社長,以及直接從事刊載的人員;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罪的主體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2)犯罪的客觀方面表現不盡相同。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既可以用暴力手段,也可以采用非暴力證明手段的證據;而出版歧視、侮辱少數民族作品罪的證明手段的證據與暴力毫無關系,只是表現為在出版物中出版了歧視、侮辱少數民族作品的行為。

二、本罪與侮辱罪、誹謗罪的界限。二者區別在于:(1)犯罪客體不同。侮辱罪、誹謗罪侵犯的是公民個人的人格和名譽;而本罪侵犯的則是作為群體的少民族的合法權利,主要是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風俗習慣的權利。(2)犯罪的客觀方面不同。侮辱罪表現為行為人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貶低他人人格,破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誹謗罪表現為行為人捏造并散布某種虛構的事實,他人人格和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雖然侮辱、誹謗行為也可以采取出版作品等文字方式,但還可以采取口頭、動作等方式。而本罪只能表現為在出版物中刊載歧視、侮辱少數民族作品,情節惡劣,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3)犯罪對象不同。罪侵犯的是作為群體的少數民族;而侮辱罪、誹謗罪侵犯的則是特定的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數人,但必須是具體的,可以確認的。(4)犯罪主體不同。侮辱罪、誹謗罪的主體只能由自然人構成;而本罪的主體則既可以是單位,也可以是而侮辱罪、誹謗罪則只能是直接故意,行為人具有貶低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的目的。

三、本罪與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的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是指故意用語言、文字或者其它方式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情節嚴重的行為。它們的區別主要體現在:(1)犯罪客體不同。兩罪都侵犯了少數民族的合法權利,破壞了民族間平等、團結、互助的關系。但具體而言,兩者側重點則有所不同,本罪侵犯的主要是少數民族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風習慣的權利;而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則主要侵犯的是民族平等、團結的利。(2)犯罪對象不同。本罪侵犯的只是55個少數民族;而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侵犯的則是包括漢族在內的全部56個民族。(3),犯罪客觀方面不同。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表現為以語言、文字或者其他方式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情節嚴重的行為。其煽動的方式雖也可以采取文字作品的方式,但并非僅限于,其行為方式要比本罪廣泛得多。(4)犯罪主體上不同。本罪既可以由自然人l構成也可以由單位構成;而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則只能由自然人構成。(5)犯罪主觀方面不同,本罪出于故意,包括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而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則是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破壞民族團結、制造民族矛盾的目的。

量刑標準

情節惡劣,造成嚴重后果的,對直接責任人員

處3年以下有期徒、拘役或者管制